如果用一個詞來形容過去一年的成都 “雪山下的公園城市”一定是高頻詞
如今,城市翻開了嶄新一頁,而落于紙上的數據依舊立體而鮮活:
全市軌道交通運營里程達558公里、躍居全國第4位,新增綠地面積3885萬平方米,森林覆蓋率達39.9%,空氣優良天數較2017年增加52天達287天,新建基本公共服務設施3338處,連續12年蟬聯“中國最具幸福感城市”榜首……
在去年10月本報推出的成都觀察稿件《未來城市 成都之路》中,成都日報記者從公園城市的空間形態、運行動脈、發展空間、社區場景、發展動能等方面對公園城市的建設進行了觀察和記錄。
綠道藍網如何塑造空間形態?TOD如何引領新型城市社區發展?
新年伊始,成都日報記者對其中關注過的點位進行了回訪,見證它們呈現出的新面貌和新氣象,以及“成長”中的活力與新機。
關注一
融入公園城市理念 TOD引領新型城市社區
此前,記者在《未來城市 成都之路》一文中報道了TOD在重塑公園城市發展格局,引領打造新型城市社區建設中的重要性。
近日,記者便來到了位于高新區中和片區的陸肖站TOD項目實地探訪。作為成都首個取得預售許可證的TOD綜合開發項目,目前有哪些新變化?
乘坐6號線便可直達陸肖站,體驗一番TOD帶來的便捷與舒適。走進項目示范區,步入下沉廣場,低頭可見錯落有致的階梯水景,抬頭可觀正在修建的多功能商圈,周圍還有綠植和小景……
記者注意到,陸肖TOD以產業集中的陸肖站為中心,周邊的中和大道站、張家寺站、觀東站、應龍站,分別承擔國際交流、文化中心、健康醫療中心、體育中心等相應配套功能。
“成都TOD模式是超前的?!标惥S亮一邊駐足拍照,一邊向記者介紹。他曾到英國、美國、日本等國家參觀,而他認為成都的TOD模式最特別?!霸谟谒谌肓斯珗@城市理念,把綠地、小游園都納入TOD模式建設中,讓自然與城市相融合,不僅豐富了城市內涵,還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?!?
這一說法得到了成都高新減災研究所所長王暾的認同?!斑@就是我們想要的公園城市生活場景??!既有利于工作又便捷生活,就醫就學都很方便?!蓖蹶照J為,TOD以公共交通站點為核心,布局人的生產生活,是解決城市問題的有效路徑,更加促進生活圈、商業圈和交通圈的融合,便利城市生活的同時,也提升了城市品質。
市委十三屆八次全會提出,以TOD引領城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公共服務體系重構,打造新型城市社區。對此,成都地鐵有限責任公司董事長胡慶漢帶來好消息:
未來將在成都地鐵所有站點,單站500米,雙站以上800米范圍內,全面推行TOD模式的建設。將以TOD綜合開發重整商圈和公共服務體系,引導城市空間布局調整,推動社區商業服務提檔升級,為市民群眾提供更多高品質服務。
可以想見,一幅以TOD重塑城市發展格局的嶄新畫卷正在開啟。
關注二
1000條“回家的路”串起社區生活服務圈
天府綠道是帶動公園城市的生態建設、形態優化和產業發展的重要抓手。當前,規劃全長16930公里、全球最長的天府綠道體系以每日更新里程的速度在不斷延伸。
斌升街是我市建成的1000條“回家的路(上班的路)”社區綠道中的其中一條,街區通過對社區內低效利用、功能不優的公共空間進行提升改造,提升了業態,還增設了更多公共活動、便民服務場所。
新年伊始,記者再次來到斌升街,看到街區在原有生活化小店的基礎上進行了業態提升,植入咖啡廳、書店,文創小店、手工作坊等,讓街道搖身變成了文脈豐富、商居融合的市井休閑空間。改造中,還統一了空調機位、雨棚、立面墻體顏色,部分節點墻面進行彩繪涂鴉,老舊破損的店招也進行了更新。
斌升街雖然離寬窄巷子、人民公園很近,但市民劉女士始終覺得這里才是離家最近的休閑好去處,“和鄰居們嘮嘮嗑,去街道上的小商鋪串串門,在街邊的小廣場坐坐,就是一種幸福?!?
2020年,成都加快實施“綠道+”“公園+”策略,加快培育6大公園場景,目前天府綠道總里程已達4408公里,位居全國第一。建成1000條“上班的路”“回家的路”,新增科普點位30個,構建起15分鐘社區生活服務圈,讓市民實現觸手可及便利的同時,也傳遞了生活城市的溫暖。
這樣的“便利”與“溫暖”還在不斷鋪展、串聯。成都市公園城市局黨組書記、局長楊小廣表示,十四五期間,成都將每年建成“回家的路”社區綠道1000條,累計建成天府綠道突破1萬公里。